lu18s

单元18  设立圣餐和预言彼得  22:1—65

 

一、犹大卖主  22:1-6

 

  • 祭司长和文士的行动(22:1-2)
    • 时间:

路加为我们指出,耶稣最后一次进城的时间,正是犹太人再一次聚集耶路撒冷,纪念出埃及并庆祝       节的期间。严格说来,除酵节与逾越节并不相同,各有其意义 ( 利23:4-6 )。但是,由于它们的相继出现,也可以被视为是同一个节期。

  • 主谋者:

反对耶稣的那一群人,路加指名是由         和文士所带头。所有福音书的记载,在耶稣的公开服侍期间,法利赛人从头到尾都是耶稣的主要敌对者。但在末了时接手的,却是拥有政治上最大势力的公会。这些官长们的敌意,现在已经化为明确的行动, 他们定意要杀害耶稣。

  • 顾虑:( 试想,为什么拥有极大势力的敌对者,仍得想法子设计捉拿耶稣呢? )

 

 

 

 

 

 

  • 犹大的背叛(22:3-6)
    • 背叛的原因:

犹大采取主动,去找那充满敌意的党派。尽管对于犹大出卖耶稣的原因有许多不同的猜测,圣经所提供的答案却是很简单的一句话:“        进入他的心。” 我们也不忘记, 犹大和其他的门徒一样, 都是耶稣在一整夜祷告以后,亲自挑选的;而由他负责管理财物来看,门徒必然也是信得过他。在所有福音书中,我们找不到任何的暗示,能够说明犹大是渗透在门徒当中,计划预备要出卖耶稣的。

  • 背叛的代价:

对于这种背叛,耶稣的仇敌欢喜无比。因为既要避开群众,就一定要熟悉耶稣的行踪,如今有耶稣的核心门徒主动前来密告,这将是最合适不过了。接下来,只要付上谈妥的价钱 (马太在26:15告诉我们这个数目是       块钱, 约值当时120日的工资),就能使他们的计谋容易地达成。

  • 撒但的阴谋:

耶稣在公开传道之初,曾有过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在试探结束时,路加记载说,“ 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 4:13 )此时我们再次看到,它又回来了。然而它不再使用旷野的诱惑之计,也不直接针对         攻击,它这次透过一个跟随祂的        ,要使耶稣陷入死亡的权势中。从表面上看来,它成功地利用犹大作为它的工具,实现了对耶稣的反叛阴谋,将祂钉在十字架上。但是,撒但并不是无所不知的,它甚至不知道耶稣受死的意义。就在撒但因耶稣的死而夸胜之时,也正是        的后裔,打碎毒蛇的头的应验时刻。

 

二、最后晚餐  22:7-30

 

  • 预备(22:7-13)
    • 特别的一顿饭:

 

 

 

  • 节期的预备:

 

 

  • 都在主的安排中:

耶稣对这筵席的预备似乎早已作了秘密的安排。祂必定要受死,但并不是在仇敌所选择的时候。两个被派去张罗一切筵席预备的门徒(彼得和约翰),不只是因为他们是外地人,实际上,没有一个门徒预先知道会在哪里吃这顿晚餐。一个特别的记号——拿      的男人(合和本圣经中没有翻译出这人的性别。它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拿水瓶的人,在当时经常都是女人),和一些事先商量好的 “      ” , 整个过程就按着主所预定的,备齐了晚餐所需用的一切。

 

  • 最后的晚餐(22:14-16;21-23)
    • 相关事件的次序和补充:

路加并没有严格地按照时间次序,来记载最后晚餐的进行。他先记述这场合中最重要的事——设立         (分享饼和杯);然后,耶稣评论出卖祂的人;以及最后,门徒在争论谁为      的事。后两者的发生反倒可能是较早的事,路加省略了耶稣为门徒的洗脚,以及大部分祂在那里的谈话内容。以上发生在楼房上的事,要算约翰的记载最为详细(约13-14章)。

  • 逾越节的预表:

耶稣一开始坐席时就说:“ 我很愿意在         以先, 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 祂在此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愿望。事实上,当祂朝着这城市和这时刻前进时,就一直存在着这个愿望(不妨回顾祂在12:49-50所说的话)。 当耶稣提到 “ 成就在神的国里”时 ,同时说明逾越节具有        的意义。这节期的目的是要提醒他们,整个民族在初作神子民时的生活,以及他们是由为奴之中被赎,被拯救出来的。但是,这节期也指向了,一个要应验在神国里的伟大拯救。

 

问题与思考  我们之前略略提到,这顿特别的饭是不能够一个人单独吃的。一般情形下,逾越节的筵席是一个家庭的筵席,由一家之主居首席。说说看,路加在这里所描述的情形,是否和以上的说法一致?也想一想,耶稣所要表达的会是什么呢?

 

  • 与卖主之人同席:

路加对有关犹大的卖主预言,并没有提及蘸手在盘子里的事(太26:23;可:14:20),但却提到了“ 一同在桌子上” 的手。其实它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就是指出:                                                      

                                                                        

(4)犹大的退席:

马太和马可记载这个卖主的预言,是在圣餐设立之前。 约翰在他的福音书中,提供我们另一类的资料,那就是,犹大是在接受耶稣给他,在逾越节筵席上吃的一点饼之后,“ 立刻就出去”(约13:30)。这唯一的记载,帮助我们确定了,犹大是在耶稣设立圣餐之     ,就已经退席。所以,路加有关耶稣预言祂自己的被卖,是在主设立圣餐之后,好象犹大也参与了圣餐,但路加记这些事偶尔不是按着时间顺序,而是按着其重要性。但是有人也认为他领受了圣餐。

(5)神的定旨先见:

主虽然是被门徒出卖的,但耶稣在提到这件事时,却是清楚地宣告说,祂是要 “ 照着               去世。”(22:22)这样的预定,同时也藉着彼得在之后的见证说到,这一切都是“ 按着                   。”(徒2:23) 也就是说,耶稣的去世,完全是在神的计划和神的程序之中。这个事实并不能减轻恶人的恶,那些参与陷害和杀害耶稣的人,仍然要负起他们应该负的责任来。

 

  • 设立主餐(22:17-20)
    • 主预告祂的离世:

在犹太人逾越节的筵席中,照惯例要举杯四次,而共饮       则象征着彼此的团契和交通。在第17节所饮的杯,是为逾越节筵席而喝,席间耶稣盼望国度的来到,再次显露出祂对末世的关注。同时,祂也清楚表示,如此和门徒们共度的生活很快就要结束,祂将不再与他们有类似这样的接触,直等到         来临。

  • 设立圣餐:

在新约圣经中,共有四段关于圣餐设立的记载(太26:26-28;可14:22-24;路22:19-20;林前11:23-25)。这四处的记载,都提到耶稣拿起饼来,祝谢或祝福后,擘开,并说:“ 这是我的身体”;然后,祂拿起杯来,解释了血和约的关系。所以我们清楚知道,这是耶稣亲自设立的,并且祂也要祂的门徒继续守这圣餐:“ 你们也应当如此行”。

  • 主的身体:

虽然拿起饼、擘开,和分配,这些动作都是逾越节条例中,所规定的一部分。但是,当耶稣把饼递给祂的门徒时所说的,“ 这是我的       ,为你们       的。”很明显,这就不是从逾越节的礼仪而来。耶稣此时向前瞻望加略山,预先说明祂将在十字架上的代赎和牺牲。

  • 主的宝血:

饭后,耶稣拿起杯,并说明在这杯里面装的是祂的        。指的是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        ,并要在那里与祂的百姓建立新的约。以色列人与神,已经有了盟约的关系,但现在将要藉着基督的       另立一个新约,一个神早已藉先知耶利米的口所应许的新约(耶31:31-34)。

  • 主餐的意义:

正如逾越节筵席的用意,是不断地提醒并宣告,神把以色列人民从埃及的捆绑中救赎出来;同样,我们遵守基督的命令,在主的圣餐中领受耶稣基督的身体和宝血,也就是在宣告: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大工,我们得以从罪恶的奴役中被拯救出来。爱我们的主耶稣,特别为祂所爱的众儿女设立此一圣礼,并在圣餐中同时藉着祂自己的          ,和祂的身体和           ,应许要将赦罪、救恩和生命都赐给我们。

  • 争论谁最大(22:24-30)
    • 耶稣为门徒洗脚:

只有路加一人告诉我们,在楼房里面发生的这个争论。若能加上约翰记载耶稣为门徒洗脚的这一件事,就一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晚的情况。约翰先以“耶稣知道父已将         交在祂手里” , 这句话做为前奏, 然后再加上一个不一致的结局:耶稣“ 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约13:3-4)祂扮成

         的身份,弯下腰,开始为门徒洗去脚上的尘土。在耶稣的时代,为人洗脚是一件很卑贱的事,一个主人甚至都不会叫犹太奴隶去做这样的事(这是外邦奴隶的事)。

  • 不完全的信心:

门徒们竟然如此关心他们在祂国度里的地位,似乎这样的态度,也证明了他们对耶稣一直存在着        。尽管门徒们不明白祂的十字架,他们依然相信耶稣正在迈向祂的国度。很可能耶稣就是针对他们这样的信心和跟随,在第28节给予他们鼓励。不过,门徒们争论的这一件事实,也显示出他们轻忽耶稣在世上使命的意义。由于对耶稣,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而来的弥赛亚使命缺乏概念,门徒们仍然以为神的国是建立在物质的范围中。这一切都要等到             以后,他们才会恍然大悟。

  • 主的榜样:

耶稣面对门徒的争论时,祂并没有否认不顾,这种出自人类直觉中的竞争和野心。祂首先将世上的观念和天上的观念相对照,将世界的方法和祂国度中的方法相对比。之后,并进一步提供他们一个改变的方向:“我在你们中间,如同              。” 在为他们洗脚的这一事上,门徒已经亲眼看到一幅活的画面,可以用来说明耶稣所指出的新方向。

  • 谁是为大的呢?
    1. 外邦人的君王,以独裁主义者的身份发号施令,掌权管理;他还喜欢用自己的所作所为,为自己获得好听的头衔。这是地上的观念,认为君王就应该是主人,主人就应该是为大的,并喜好自己称自己为 。耶稣反倒以完全相反的观念,积极地要祂的门徒像是一个  的,也像是一个         的。特别在古代的世界里,众人几乎一致公认年龄具有特权,众人中最年幼的人,就会被界定为在其中是最低微的人。而一般人也会很自然地估算坐席的人比服侍人的大。
    2. 耶稣所指出的新方向,所提出的新观念,不论是在当时或是现在,都颇具革命性。然而,我们也需留意,耶稣在这里的意思并不是说,跟从祂的人如果要在教会中升到崇高的地位,他们就必须先在低位上来证实自己;耶稣是在说,         

                                                                        。(5)耶稣的肯定:

接下来,耶稣并不忘记去肯定这群,在祂服侍的所有艰难过程中,一直忠心跟随的门徒。当祂鼓励门徒说,“ 我将     赐给你们” 的同时,耶稣藉着“ 正如我父赐给我        ” ,说明了一种建立在服侍和谦卑根基上的国度。这也正是祂通往宝座的唯一方法。

(6)特别的荣耀:

这群有分于耶稣所受磨炼的门徒,在适当的时候,将要分享祂的荣耀:他们要与祂一同享受弥赛亚的       ;他们也要坐在宝座上,         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这里的“ 审判” ,其所指的意思应该和士师记中“ 士师” 一词的用法是一样的。它们同样是指领导或管理,也就是“ 治理” 的意思。耶稣的这段话指出,祂的跟随者在今世扮演         的角色,但在永恒里,将要分享祂的荣耀,并与祂一同掌权作王 。(提后2:12)

 

三、预言彼得否认主  22:31-38

 

  • 耶稣对彼得的预言(22:31-34)
    • 彼得作为门徒的代表:

下面这段路加记载耶稣对西门的谈话,我们需要特别留意。将要临到的试炼,将不只是单单指西门一个人,因为撒但想要得着的是“          ”(第31节中的复数对象)。事实上这“ 你们” ,包括了所有的门徒在内。之后,耶稣向彼得保证,祂已经为他祷告。虽然这里改变成单数的你,说明耶稣的确特别为彼得祈求,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认为,耶稣就不会为其他的人祷告。好象耶稣只不过是特别提到,那位即将陷于最大危险,也是最需要祂帮助的彼得罢了。

 

  • 认清撒但的权限:

撒但的诡计是有限制的。更合适并且正确表达撒但行为的翻译应该是,“撒但已经要求得着你们”(22:31)。指出撒但不仅提出      ,并且因着请求      而得着了他们。这将帮助我们知道,撒但对我们原是毫无权利的,它可以试探我们,但我们不一定要因此跌到,因为神虽然允许信心得到各样的试探,但是祂总给我们一个法则避免(林前10:13)。

  • 认识试炼的必然:

耶稣为彼得的祈求,为我们透露出一场灵界的争战。魔鬼和基督都在为西门祈求。撒但要求                。基督也以仆人的身份,站在彼得的后面为他祈求:                     。耶稣显然没有为祂的门徒可以免去艰难而代求,祂反而是为彼得在试炼和困难中,仍能持守住信心来祷告。这里似乎也在告诉我们,遭遇逆境与艰辛,将会是基督徒在世上行走天路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认明靠主的必要:

对于彼得的回答(22:33),我们无权去否认,或是猜测他是否是真心的。但却是要反应出,无论是对处境的严重性,或是对自己的软弱,彼得都没能有清楚的认识。相反地,耶稣对最后的结果,和一切将要发生的事都有绝对的把握。耶稣在对彼得,于将来回头后要坚固弟兄的叮咛,也同时向我们指出,那些从深水中经过的人,他们所获得的经历,将会使他们可以成为别人的帮助。(参林后1:6)

 

  • 耶稣对门徒最后的教训(22:35-38)
    • 有关宣教的新指示:

路加在这一段楼房上的记载,以耶稣对门徒的新指示来结束。不同于之前的外出传道(记载在9:3;10:4),他们在未来将会面临更大的艰难,这使得他们必须准备好需用的钱襄和口袋,甚至是刀。这里有关买刀的说法,比较像是        性的表达,好用以警告门徒即将临到的危险。无论如何,他们得做好防卫及保护自己的各项准备。

  • 有关基督预言的确认:

以赛亚书五十三章第十二节的引用(22:37),耶稣将它应用在自己身上的说法,让我们无异议地同意,这位旧约先知所预言的那一位,正是              。耶稣预言,在过不久之后,祂就要像罪犯那样被捕。祂的死是要与罪人同死,而这样的死必然是代替性的,耶稣要站在罪人的地位上替我们受死。

  • 门徒仍未能完全明白:

耶稣最后说:“ 因为那关系我的事,必然        。” 对祂而言,这段路的确已经到了尽头,未完成的将是摆在门徒前面的工作。恐怕这也是耶稣指示他们需要带钱襄、口袋、和刀的原因。由于门徒没有领悟耶稣的意思,仍以为所谈论的是属世的武器;耶稣断然的回答 “够了” ,是指这个话题到此为止。祂主动中断他们的谈话,并且立刻离开这城,往橄榄山去了。

 

 

四、在客西马尼  22:39-53

 

  • 耶稣和父神的交通(22:39-46)
    • 路加的强调:

马太和马可有关此事的记载,除了指明发生的地点是在客西马尼,他们还说耶稣挑选出彼得、雅各和约翰来。路加则只是说到,耶稣和门徒照往例到橄榄山去,并且只有一次记录耶稣祷告的实例。路加强调了耶稣的祷告过于使徒们的失败。

  • 门徒的祷告:

在本段记载的开头,和将要结束的地方,耶稣都对门徒说到同样的一件事 :

                           (第40、46节)。对门徒而言,这是一个试炼的时刻;但是,耶稣对他们的提醒,却是在完全了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下,所作的重要且关键的呼吁。两次的提醒,耶稣实际上对他们说:你们若祷告,就可以逃避迷惑人的势力;不论日子如何黑暗,道路如何崎岖,若能维持与神持续交通的生活,就能够抵挡试探和迷惑。

  • 耶稣的祷告:

耶稣经常一个人去祷告,但是这一夜却很特别,祂表达了需要门徒们的同在。我们也注意到,似乎耶稣有着从未经历过的深沉和孤独。在祂与父神的单独交通中,“ 这杯” 成为祂当时心中最重要的意念。查考几处和“ 这杯” 有关的经文( 太20:22-23; 路22:20; 约18:11 ),就会清楚知道,那是指摆在祂面前的       ,就是加略山上         的奥秘。

  • 父神的旨意:

在客西马尼园中,耶稣再一次遇到类似撒但在旷野的那次试探。虽然祂可以用权能对付邪恶的敌对者,也绝对可以在旷野里,快速地刺杀那位控告者。但是,我们却看见祂与神有坚固不可破的交通。祂绝不以自己的意思,来扰乱或拦阻神的意思。虽是在挣扎中,却有着强烈的意愿,求让          的旨意能够被成就。

 

问题与思考  你认为在耶稣的祷告中,是否说到祂面对死亡的惧怕和痛苦呢?耶稣在这里的例子,能否帮助你对死亡有进一步认识?

 

  • 天使的服侍:

天使对耶稣的服侍,马太和马可,曾经在耶稣于旷野受试探结束时提到(太4:11;可1:13)。在这个关键时刻,路加告诉我们,有         的同在,加添耶稣力量。路加所描述的大血点,很可能就是人在极端痛苦、受压,或敏感时,血和汗掺合所流出的血汗。由这样的肉身征状,我们可以对耶稣的感受多一些了解。

 

  • 耶稣被捕(22:47-53)
    • 亲嘴时刻:

捉拿耶稣的行动,紧跟在祂祷告后回到门徒当中,于说话之间发生。马太清楚交待,          是犹大预先说好要给兵丁的记号,并且实际给了这记号(太26:48-49)。路加虽然没有提及这部分,但从耶稣的反应显出这事实(22:48)。问安的亲嘴虽是常见,但它总是表示友谊与尊敬,甚至是爱;所以这种出卖的方式,更容易说明犹大的诡诈,也令人感到特别可憎。

  • 拔刀护主:

门徒的反应是极为自然的。使用武力的抵抗,在当时虽明显是出于血气之勇,却也说明他们忠心护主的心态。         (从约18:10得知是他)等不及耶稣的回答就直接拔刀,但是耶稣在随即的谈话和医治(22:51),清楚表明祂不要抗争的态度。这里的医治,不仅为耶稣稍后说明祂的国不属这世界(约18:36),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也安慰了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看到,耶稣所行的最后一次医治,竟然是由祂的门徒所惹来的祸。从那次事件之后,我们不也看到,耶稣一直在医治,由我们的血气之勇所造成的各种伤害吗?

  • 黑暗掌权:

在面对出现在祂面前的这些人,耶稣对他们所提出的唯一抗议,就是针对他们所采取的        方式。然后,耶稣以讽刺的语气,证明祂早已识透他们的阴谋;并清楚指出,这一切行动的理由,乃是因为         的权势。耶稣一方面承认这是官长的时候,另一方面也指出,他们邪恶的动机后面,其实乃是黑暗在掌权。

 

五、在大祭司的宅里  22:54-65

 

  • 彼得三次不认主(22:54-62)
    • 可能的发生地点:

四卷福音书全都将这段彼得的软弱和失败记载了下来,但其中的差异是存在的。由场景的转换综合来看,事件的发生应该是从客西马尼园先到      的家,再到

         的宅里(约18:13、24)。当时这两位都是大祭司,但这现况并不符合摩西所设立的制度。事实上,亚那是当时的大祭司,却因他不被罗马当局接受,罗马大帝下令,他虽可保住头衔,但没有实权;同时又另外指定该亚法取代了他。

  • 福音书彼此间的差异:

单从路加的记载中,若想要清楚判定,每一次彼得否认主确切的发生地点,将是不容易的。另外,针对指认出彼得的人,福音书作者之间也有不同的答案。较有可能的说明,是在那种场合中,一但问题被提出来,围绕在火炉边的群众就多有参与谈论的,以致于显出对指认彼得的人,会有        的看法。(太26:69-75;可14:66-72;约18:15-27)

  • 彼得的遭遇:

因为彼得置身于仇敌中间,充满了惧怕,而这样的否认主,也许可以提供他一个较容易脱身的方法。相信彼得“远远的跟着” 耶稣,相较其他一轰而散的门徒,仍是具有比较大的            。他接下来所需要的,就是耶稣在先前,曾经对他的安慰,以及主复活后,亲自再一次对他的鼓励(约21:15-18)。

 

问题与思考  “ 主转过身来,看彼得。” 只有路加提及这一点,但显然是这一看,使彼得回想起耶稣的预言。是否能想像,在目光交接的那一刻,彼得所看见的会是怎样的目光呢?

 

作业:

问题与思考  彼得在发咒起誓中,否认和主的关系(马太和马可的描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和犹大或许在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对主的出卖却有相通之处,能否从这两人的不同结局,谈谈你个人的心得感想。

 

  • 耶稣受辱(22:63-65)

四卷福音书记载耶稣受审的篇幅,都比他们个别记载祂被钉十字架的部分要来得多。但是,却也没有一本福音书,对审讯的细节作了完全的记载。路加很明显地省略了入夜后在亚那面前(只有约翰告诉我们18:12-14,19-23)和该亚法面前(太26:57-68;可14:53-65)的非正式审问,只留下这段兵丁于看守期间对主的羞辱。他们除了暴力之外又加上了辱骂。

回路加福音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