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6t

单元6  怜悯服侍和称赞约翰  7:1—50

 

 

本单元背景:

一般的说法皆同意, 路加福音第七章中记载着两个神迹:百夫长的仆人得医治和拿因城寡妇独子的复活。这两个都是重要且伟大的神迹。但是本章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有关一位有罪女人的得赦免和拯救。神可以医治病人的身体,可以使死人复活,但是,这些康复和复活的人,终究逃避不了最后的死亡。拯救却是使人进入永生——永远的生命,赦免也带来了最伟大的结果——改变生命。赦免需要付上最大的代价,为拯救失丧的人,神付上了这巨大的代价——祂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死在十字架上。

本单元大纲:

一、医好百夫长的仆人          7: 1-10

二、救活拿因城寡妇的独子      7:11-17

三、答复施洗约翰的困惑        7:18-23

四、对施洗约翰的称赞          7:24-35

五、被有罪的女人膏抹          7:36-50

 

本单元目标:经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后,学生将可以

一、明白我们的主有权能掌管我们所看不见的属灵世界。

二、藉由耶稣答复施洗约翰的困惑,更清楚认识主事工的性质和使命。

三、学习蒙赦免女人的勇气,活出对主恩的回应。

 

 

 

一、医好百夫长的仆人  7:1-10

 

耶稣在完成平地的讲道后,再次进入 迦百农 ,这似乎是祂宣教转进的基地。路加记录了耶稣在这次停留中,对一位罗马官员百夫长的服侍。我们若留意一件同样发生在迦百农, 而由约翰记载下的那位大臣儿子蒙医治经历, 这个较早发生的事件, 很可能就是激励这位百夫长对耶稣充满信心的事例之一(为什么呢?请查约4:46-54)。另外,马太很可能也记录了和路加相同的这一件医治(太8:5-13),但是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又再次说明这两位作者有不同的看重。

 

  • 有关百夫长这个人:
    • 请在本段经文中, 查出三个有关对这位百夫长的评语。
      1. 来自犹太长老:(7:4-5) 爱我们的百姓,给我们建造会堂           
      2. 他对自己的评断:(7:6-7) 我也自以为不配去见你                  
      3. 来自于耶稣:(7:9) 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
    • 百夫长因着他所关心的仆人病危,而想办法去向耶稣求助。从路加的描述,看到这位外邦官长的品格:富有人道、谦卑,也是敬虔的。

 

  • 百夫长的信心:
  • 虽然耶稣有多次谈论到信心,但对人拥有“大信心”这样的称赞只有两次。

两次的对象都是外邦人:一次是这里的百夫长;另一次是西顿的迦南妇女(太15:28)

  • 什么是这位百夫长的信心呢?

他显然对他的仆人会得医治深具信心,因为他绝对肯定耶稣能够医治 :“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至于百夫长是否信靠耶稣,接受祂为主,虽没有强调,亦无法否定这种可能性。

  • 我们的主,未发一言,未作一事,这医治就发生了。路加强调的是百夫长的信心,同时也告诉我们,行事奇妙的主掌管一切,不受任何人思考的限制。

 

 

二、救活拿因城寡妇的独子 7:11-17

 

这里所记载的死人复活的故事是路加所独有的。路加不只是强调耶稣的能力,也强调祂的 怜悯 。路加同时要指出, 耶稣这样的能力不仅能阻止 死亡 (对百夫长仆人的医治), 也能介入已经发生的 死亡 。这些材料自然也在为下一个段落, 耶稣答复施洗约翰的使者来作准备。

 

  • 耶稣使人复活的神迹

在新约圣经中, 共记载三次耶稣使死人复活的神迹,除本处所提的拿因城寡妇的儿子,另外两次是: 睚鲁 的女儿(出现在符类福音中)和伯大尼的 拉撒路 (只有约翰福音中有记载)

 

  • 耶稣的怜悯 (7:11-13)
    • 一个寡妇,她的独生儿子死了。这位走在出殡行列中的第一世纪妇女,处于没有男人保护和供养的艰难、孤单和沉痛的境况。我们的主就在进城的相遇过程中,以祂善于寻找需要帮助者的慈祥目光,看见那寡妇。
    • 在这个事件中,没有任何人的代求。没有人要求耶稣做任何事,乃是耶稣因着所看见的,发自内心的怜悯,因而主动地采取行动。祂先有话语的安慰,然后行神迹,最后把复活的少年人交给他母亲。这些细微处都在显示耶稣对那寡妇的关怀。
    • 耶稣行使神迹并无一定的方式。有时会有身体上的接触,有时又仅仅使用话语,在一些场合也有两者都采用的情形。在这里路加告诉我们,耶稣按着杆,就是指祂触摸这个开放式的棺架。而根据礼仪上的律法, 这个动作将使耶稣不洁净。祂大可不必如此,但却意味着,只要是人有需要的地方,耶稣从不被礼仪上的繁琐和限制所束缚。
  • 耶稣的权能 (7:14-15)

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我们的主曾三次使人复活,而每一次祂都使用同样的方法:祂对着死人说话, 就好象他们能听见一样。这样的医治方式,让我们认识到, 他们的 身体 是死了,但他们并没有  死 ;人的灵魂和身体是可以隔绝的,但不是藉着死。这些神迹的记载,启示基督有权能掌管那个我们所看不见的属灵世界。

  • 归荣耀与神 (7:16-17)

群众将他们所经历的这一切都归荣耀与 神 ,而不是归给耶稣。他们在所发生的事件当中看出神的手,也认定只有神才能成就这事,就把赞美归给当赞美的对象——神。但是他们也向耶稣表达了敬意,称祂为大先知。这样的认识不完全正确,但似乎是他们根据古代伟大先知所做的事,而能给予耶稣最崇高的头衔了。

 

问题与查经  试问,在群众的脑海中, 可能浮现的古代先知会是那两位呢?(请查考王上17:17-24;王下4:18-37)

参考回应:旧约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的故事, 可以鼓励学生从查经中进一步认识。

 

三、答复施洗约翰的困惑  7:18-23

 

因救活拿因城寡妇的儿子,有关耶稣的风声随即传遍了犹太地。当我们正期待人们开始了解祂时,紧接着所发生的事却指出这样的了解是有偏差的。首先藉着答复施洗约翰的困惑,耶稣再次阐述祂的作为和使命。

  • 施洗约翰的困惑 (7:18-20)

当听到更多有关耶稣所作的一切,在狱中的施洗约翰愈发感到困惑。

  • 施洗约翰的处境:请查阅太14:1-12;可6:14-29。说明施洗约翰为何被下在狱中。

参考回应:由于施洗约翰直言批评, 希律王安提帕强娶了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 是不合理的,也就是犯了奸淫罪,因此被安提帕派人拘禁在监里。

 

  • 施洗约翰的疑问:

施洗约翰很清楚知道他自己的角色,他是为“那将要来的”做预备的先锋(3:4-6;15-17),而他也曾指认耶稣正是“那将要来的”(约1:29-36)。但是耶稣所宣告的,祂要带着簸箕和火来,祂要削平山岗,填满山谷,这些似乎都还没有发生。看不到也听不到有关祂鼓动任何对当时暴政的反对,也没有任何可以预见的政治计划。对于仍然期待一个新国度来临的施洗约翰, 不禁困惑,究竟耶稣是否真是“那将要来的”呢?

 

  • 耶稣对施洗约翰所差使者的答复 (7:21-23)

两位使者带着施洗约翰的疑问来到耶稣跟前。耶稣的回答以下列三个次序作出回应。

  • 让他们在等候中观看正在发生的事:

耶稣的答复首先把注意力引到正在发生的事(7:21)。祂继续作那些使施洗约翰困惑的事,仍然 医病 和 赶鬼。

 

  • 耶稣用话语描述祂的工作:

当耶稣开口回答时,祂并没有直接给予答案。如同在许多其他的场合一样,祂让发问者自己归纳出答案。从以赛亚书的多处经文中(赛29:18-19;35:5-6;61:1)可以得知,耶稣所行的一切正应验弥赛亚已经来了。神国度的到来乃是藉着耶稣的怜悯和医治,祂的肉身和祂的教导,而不是依靠反抗罗马军队的惊人胜利。这一点在拿撒勒会堂里,祂已经讲过了,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这个真理,或接纳祂的方法。

 

  • 最后以一个祝福来提醒:

“那对我不疑惑的人,是多么有 福 啊!”(7:23,现代中文译本) 耶稣的作为并非要让人困惑。虽然仍存在许多对弥赛亚国度来临的误会(以为耶稣来是要推翻罗马帝国,在地上建立强大王国), 耶稣仍提醒施洗约翰,即使还不明白神的方法,只要继续信靠祂和跟随祂, 就必要蒙福。

作业:

问题与思考  难道今日我们就完全明白基督的方式了吗?多少时候,我们不也会听到说,今日的教会需要的是一套能获得成功的经营方法:要建立目标,要制定计划,要有效率的组织……你会如何面对这样的挑战呢?

参考回应:请读林前1:18-21,27。的确,我们会听到许多对神的教会的批评。今日,同样的困惑也临到我们。让我们谦卑在神面前,愿意反省在服侍上的态度;而不愿用世界的智慧去衡量基督的方法。保罗深知这一点,基督的方法对人常常是一个谜,惟有进入主十字架的奥秘,我们才能避免妨碍基督的工作,且坚持走在顺服的道路上。

 

 

四、对施洗约翰的称赞  7:24-35

 

试想那些围在耶稣周围的群众,在听了祂回答施洗约翰的使者这段问答后会怎么想,或认为耶稣在责备?甚至是在否定施洗约翰?为除去这些可能的误会,我们的主做了一件奇妙且恩慈的事——祂为施洗约翰作见证。

 

  • 对施洗约翰的称赞 (7:24-28)
    • 耶稣首先用几个问题,启示出施洗约翰使命的真正意义。加上从玛拉基书3:1的引用,证实神把弥赛亚先锋的殊荣给了施洗约翰。耶稣接着就把可能是最崇高的称赞用在施洗约翰的身上: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大过施洗约翰的。当然这并不和施洗约翰自己所宣称的冲突(3:16),若能清楚耶稣所指的,乃是指向以色列民最为尊重的先知,则可以知道施洗约翰不仅是先知中的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
    • 耶稣在称赞施洗约翰的同时,也带出神国度来临的教导。“神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指出耶稣的来临是一个分水岭。祂来了,新的国度被建立,而这个国度中最小的,都要比在这国度外最伟大的人还大。耶稣并不是在轻视施洗约翰的重要性,祂是以正确的角度来看国度中的成员。这也在提醒当时代的人,施洗约翰固然伟大,有比跟随施洗约翰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进入神的国度。

 

  • 两组人的不同反应 (7:29-30)
    • 众百姓和税吏承认神为义,接受神的方式,不把神束缚限制在他们自己所塑造的模子中。
    • 法利赛人和律法师虽关切神的律法,却不关心神的旨意,他们在自鸣得意和自命不凡的自负中,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需要悔改的。他们废弃神的方式,拒绝施洗约翰的洗礼,并且听不进耶稣的教导,封闭的心思导致一错再错。
  • 这世代的人(7:31-35)

耶稣用了一个在街市上常见的场景,指出祂当时代的人如何拒绝施洗约翰, 也拒绝了祂自己。

  • 孩子游戏的比喻:

在街市上的孩子们,他们先玩结婚的游戏,过一会又玩葬礼的游戏。有几个孩子却不肯参加。当他们兴高采烈地吹笛时,他们的玩伴不肯跳舞;可是当他们举哀时,他们的同伴竟然也不合作。

  • 比喻的应用:

那世代的犹太人被比拟成拒绝跳舞和哀哭的那一群孩子:他们既不接纳耶稣,也不接纳施洗约翰。

 

五、被有罪的女人膏抹  7:36-50

 

路加在以下故事的描述中, 并没有给予确切的地点, 在时间上也不容易推测。但是,从故事中人物的特征和动作,可以区别出和其他三卷福音书中记载有关妇人膏抹耶稣的故事是不同的(太26:6-13;可14:3-9;约12:1-8)。在本书中, 路加所关注的是爱与赦免;在其他福音书中则是香膏和周济穷人。

 

  • 故事中的人物和场合
    • 法利赛人西门主动的邀约:

耶稣早先曾与税吏一起吃饭(5:29),现在则是和法利赛人。在三次法利赛人的邀宴中(7:36;11:37;14:1),他们似乎都是另有目的——想要抓住耶稣的把柄。在极不友善的待客环境中,耶稣仍然接受邀请,且在爱中教导赦免的功课。

  • 一位有罪女人的不请自来:

经文中虽然没有说明她犯了什么罪,一般都认为她曾是个妓女。对于她的出现,有不少的推测,不论是宴客的场合(会是户外的吗?)或是宴客的形态(并非私下的,而是开放给外人的吗?)。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种时候,妓女是一定不受欢迎的,而她的出现必然是鼓足了勇气。至于她为什么前去呢?因为她“知道耶稣在法利赛人家里坐席”, 这就是原因了。

  • 宴客的场合:

就整个邀宴而言,这应该是一个正式的宴客,而主人西门原应遵守犹太家庭的迎宾礼节(为客人洗脚,互吻脸颊和用 油 膏抹头)竟被忽略。坐席的方式,则是斜倚在矮小的卧榻上,头靠在左臂上并朝向桌子,身体则往后伸展。客人在入席躺下前,均已将鞋子脱掉。这样的场合似乎应是在室内,而那位有罪的女人就可以靠近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

  • 宴客的经过 (7:36-43)
    • 有罪的女人为耶稣所做的:

她进入西门的家,从后面绕过宾客,来到耶稣的脚前。原本已经预备好香膏玉瓶要来膏抹耶稣 ,但她很可能因情绪过于激动,眼泪竟把耶稣的脚弄湿了。她迅速用头发来擦干耶稣的脚。这个披散头发的动作,对犹太妇女而言,在公众场合中是极为不宜的,显然她已经完全无视于其他人的想法了。之后用嘴连连亲耶稣的脚,并将香膏抹在祂的脚上。在正常情形下,香膏是倒在头上的,这里似乎是在表明她的谦卑和不配。

  • 西门在心里对耶稣的看法:

这一切的经过,看在西门的眼中,他打从心里否定了耶稣:祂不会是一个先知;祂竟然不知道摸祂的是谁,是个怎样的女人。

  • 耶稣主动提出挑战:

耶稣清楚西门心中所打量的。祂习惯以比喻或小故事来挑战人的看法和回应, 再次出现在这里。故事中的两个债务,以当时工人的标准,一为五百日工资(五十两银子)另一为五十日工资(五两银子)。显而易见的答案出自西门的口中,这正是耶稣要他思想的。

 

  • 爱和赦免的功课 (7:44-50)
    • 你看见这女人么:

耶稣转过身来向着那女人,问西门说:你看见这女人吗?(你认为他看见了吗?)西门着实不能看见当时的她,因为西门仍然照着她过去的情形来看待她 。紧接着,耶稣将这两人对待祂的态度,在三方面作了尖锐的对比。请留意,这些比较既不在于属灵的光景,也不是道德的层次,耶稣只是用日常生活的普通礼节来作对比。

  • 她的爱多:

耶稣接着告诉西门,这女人许多的罪都赦免了。这也是新约圣经中一贯的教训:无论我们的罪有多么多,有多么大,神的恩典都能赦免。我们根据耶稣前面的那小段比喻(债务先被免了!)和之后对那女人所说的话 (“ 你的信救了你。”7:50),再参考现代中文译本(“我告诉你,从她所表示深厚的爱,证明她许许多多的罪已经蒙赦免了。”7:47)。应该可以清楚得知, 耶稣并不是在说那女人的行动 赚 (换) 得了赦免,也不是说她的爱值得赦免。耶稣是在指出, 她的爱证明她已经得了赦免,这些爱的行动正是她对神恩典的回应。

  • 你的罪赦免了:

以下是一个合理的推测:耶稣曾经帮助这女人脱离犯罪的生活。至于是怎样的帮助,是否她曾置身在听耶稣教训的群众中, 或是曾经因接触耶稣而得过医治的帮助,我们并无进一步资料。若真是如此,耶稣在这里的话语便是再次确认她已蒙赦免,并坚固这位初信者走在蒙恩的道路上。同时,这句带有权柄并且单单属于神的话语,在同席的人当中激起一阵议论,就如同在医治瘫子时一般(5:21)。

 

问题与思考  在那两个负债的比喻里,谁是有所损失的人?故事中对有罪女人的赦免,要不要付上代价?谁来付?会是什么样的代价呢?

参考回应:首先,债主是有所损失的人, 当他开恩免了人的债,他就得付出那些债的代价。拯救对于领受救恩的人而言是白白领受,但其代价却是不便宜的。它的代价是让耶稣基督的生命牺牲在十字架上。

 

问题与思考  这位有罪的女人在基督里的信心改变了她。你认为会是什么原因,让她能不羞于在公众面前向耶稣显明她的爱呢?

参考回应:这一切背后所隐藏的事实,就是她的新生:“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一个罪人在基督里真诚地悔改,体验上帝的宽恕和赦免,这样的恩典临到后必要带来生命的改变。

回路加福音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