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15s

单元15  认识神国和交银比喻  17:20—19:28

 

一、神国的来到  17:20-37

 

耶稣首先回应法利赛人,发问有关神国到来的时机的问题;接着转向门徒,对他们谈到人子荣耀的再临,以及有关神国实现时的事。这段经文强调了       的必然性,以及作好        的必要性。

 

  • 神的国就在你中间 (17:20-21)
    • 不是他们的眼所能见的:

法利赛人及大多数犹太人的错误,就在于他们盼望他们的弥赛亚会在      建立祂的国度。他们期待有一天罗马的势力崩溃,暴政结束,到那时就会有一个属世界的国度被建立起来。这里的问题让耶稣有机会再次更正他们的错误。

  • 耶稣的回答包括了三点:
    1. “ 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

 

 

  1. “ 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

 

 

  1. “ 神的国就在你们中间。” ( 见圣经中小字 )

 

 

 

  • 人子的降临(17:22-25)
    • 将要临到的事:
      1. 耶稣转向了门徒,向他们谈到将要临到他们的事,并且说明,到那时候祂将不会像目前一样在他们的中间。比较路加在第十章,23、24两节中所说的,那时耶稣是指祂在 工作的日子。此处第22、23两节,则是说到,日子将到,耶稣就

       像现今这样与门徒们在一起。

  1. 进一步的吩咐提醒门徒,到那时千万不要受人的迷惑。耶稣不在时,将会有人起来说,基督在这里,基督在那里,就好像东方闪电。这些人错误地将神的国局限在某一个地方。凡是耶稣的门徒都要小心,不要被这样的言论给迷惑了。
  • 最终的景况:

耶稣不在世上的这段时期,将因人子的再次显现而告结束。祂将会突如其来,出人意料地再临。但却是要像        一样的清楚,并且是在公开的方式下显现,以致所有人都知道祂再来的日子到了。

  • 必先有十字架的提醒:

无论如何,有一件事必定要先发生。耶稣现在正走向          ,在最终的显现之前,这十字架上的受苦是必须且无可避免的。耶稣三番两次地预言祂将受死,在这里也不例外,祂再次确认并提醒众人。

 

  • 预备好迎接祂(17:26-32)
    • 以挪亚和罗得的日子为例:

直到人子来临之前,人类的生活都会照常持续下去。就像挪亚和罗得的时代一样, 人们照常吃喝、嫁娶和买卖;就在日常的生活中,毁灭        临到他们的身上。人子显现的时候也要像这样,是       出现在世界的日常事务之中。

  • 神给众人的提醒:

无论是挪亚或罗得,他们都体会到大灾难一定会来临,并且都采取对策来拯救自己。耶稣藉此指出,人们将会受到定罪,不是因为他们的罪大恶极,而是因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只留意他们自己生活上的事务,以至没有时间,也不愿意用心去留意从     那里临到他们身上的警告。

  • 专注在人子身上:

当那一天来到时,情势将会非常急迫,甚至耶稣都提醒,不要去留恋他们的财物。罗得妻子的遭遇(创19:26)是一个很恰当的例子。这里强调,在人子到来的日子,这些事再也没有任何的地位,人们必须将他们整个的注意力专注在       的身上,而不是专注于他们的财物。

 

  • 必要来临的审判(17:33-37)
    • 对生命的保全:

从挪亚与罗得的日子所得到的教训,耶稣指出,若人们只是专注于自我的生活,那么在人子来临时将会证实,那样的生命其实就是             。相反地,凡愿意在现今失丧自己性命的,到那时反倒要                  (参9:24)。

 

  • 刑罚和分别的日子:

那一天,将会把那些为人子而活的人,与那些在生活中表现出抵挡祂的人分别开来。不问人在世间的关系如何亲密,到主再来时, 一个也许要被            ,另一个则要                。世上的关系亲密与否决非末日能否在一起的保证。

  • 宇宙普遍性的临到:

虽然主已经警告门徒,不要将这事局限在某一个地方,但是在第37节的发问中,显示出门徒仍不明白。耶稣似乎是引用了一则谚语来说明这个真理:在哪里发现有                ,那里就无可避免地会有         。审判将是全面性的。

 

二、两个祷告的比喻 18:1-14

 

接下来这两个比喻所思想的范围是一样的——祷告,但所强调的重点却全然不同。第一个比喻的对象应是延续前一章第22节,是对        说的;第二个比喻,路加并没有确认对象,但耶稣所抨击的错误,明显是典型的           人所容易犯的。

 

  • 不义的官
    • 比喻的原因(18:1):

在一开始,我们就被告知这个比喻的原因。衔接耶稣在此之前所说的,在末日来临前的这段过渡时期,蒙召之人必要遇到极大的难处。祂在这个比喻当中启示,忠信之人在如此不利的世代中应该常常祷告。主遥望那个世代,祂的子民将要在那个世代中的生活,祂的结论是:除非               ,否则              

  • 比喻的本身(18:2-5)
    1. 人物:一位是既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人的 。对他的描述指明,他没有行公义的负担,也不在乎怜悯;既不会关心别人的需要,也不理会别人对他的看法。另一位是 ,她的身份说明了一种无依无靠的状态。从比喻中得知,在她的亲属之中没有一个男人肯为她说话,既没有钱也无有权势的朋友;她所拥有的就只是她的坚持不懈。
    2. 经过:这位寡妇来到官长面前伸冤,要求伸张公义而得到保护;显然的,她没有地位也没能力可以贿赂审判官。起先不准,最后这个官终于照着她所要求的去做了。然而这位官长之所以这么作,其动机只不过是     

                                                                       

  • 耶稣的教导(18:6-8)
    1. 耶稣指出,既然连一个不义的审判官,有时候都还会作点公平的事,我们岂不更应当期盼,公义的神会为祂的选民伸冤吗?在这一个属于 式的比喻中,我们得知,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要避免受缠扰,就会答应别人的恳求,那么公义的神岂不快快有所行动吗?况且,神看祂的选民是如此宝贵,祂会迅速回答遭压迫之人的呼求,因此我们实在可以放胆不断地祷告。祂要人常常  ,将我们的生命与神的生命,并与祂随时的供应连结在一起。
    2. 虽然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神耽延了。但是,神选民的救恩是快快地来了。神不懒惰,而是给人们时间悔改。祂不但是忍耐,也是公义。
    3. 耶稣最后以一个问题来结束这个比喻。当祂问到,人子来的时候是否能得见世上有信德,事实上耶稣并没有期待门徒们的回答,反倒是在 他们说,到那时候,世人将不会拥有信心。借助耶稣先前的教导来了解,当人子再来的时候,世界将仍如往常一样;这同时也在暗示说,许多人将没有这寡妇所表现的意志,他们会灰心,甚至会失去信仰。

 

  • 法利赛人和税吏
    • 比喻的主旨(18:9-10):

耶稣是为了“ 向那些仗着自己是         ,藐视别人的,设一个比喻。” 这已经为我们清楚说出了比喻的目的。比喻的背景是在          ,藉着两个人的祷告带出耶稣教导的重点。

  • 法利赛人的祷告(18:11-12)
    1. 祷告的方式:当时的法利赛人以及其他敬虔的人在祷告时,是站直身子,睁开双眼,双手向上伸。 比喻中的法利赛人,正是以如此的姿势在圣殿中祷告。 但是,他的自言自语却是不自然的, 因为祷告应是向着神,这里却说他是“ 自己对 说话。”
    2. 祷告的内容:这位法利赛人为着两件事来感谢神。第一件是有关做人和对待别人的方面,第二件则是对神的一些虔诚行为。凡他所做的,都是遵照 的要求,甚且在禁食和什一的奉献上,还超出了要求的范围。
    3. 禁食和什一奉献:律法规定的禁食,一年只有 次,就是在赎罪日的时候。但敬虔的以色列人为要得到神更大的恩典,就选择在每周的星期一和星期四,多增加两次禁食。另外,按照犹太人的法规,地里的出产,包括五谷、新酒和油这三样,是需要交纳十分之一的(申14:22-23)。 但有些敬虔的法利赛人就连茴香、芹菜和各类的蔬菜,甚至连一点点仅供佐食的香草薄荷,也都捐上十分之一(参路11:42)。
  • 税吏的祷告(18:13)
    1. 祷告的方式: 由于税吏是不被允许进入圣殿的,这解释了为什么他是远远地站着。他自视不配的感觉使他无法抬起头来,而捶打自已的 ,则是一种完全绝望的姿势,象征着他的忧伤。
    2. 祷告的内容: 这个绝望的呼叫,是罪人祷告中最简短,也最绝望的一个。他的绝望应是来自于他知罪却又完全无力自拔的困境;他认识到自己昔日的错误,但是完全无力挽救也无从补偿。往事固然不堪回首,往前看,也完全没有出路。他所面对的,是一种
  • 比喻的关键(18:14)
    1. 比喻的结语 “ 这个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 可以更正确的读作“ 这人 ,那人               ”。 没有人是在与别人比较之下才能被称义的,而是每一个人单独在神面前的悔罪,决定了他是否能够被称为义。
    2. 比喻中的这位法利赛人被弃绝,不是因为他所做的事,也不是由于其行为。虽然他所提到的事都是好的,但是他被拒绝,是因为     。他的祷告不是向着神的祷词,而是“ 自言自语” 。这些跟自己所说的话,只是在证明自己有多么的好,多么的了不起。
    3. 反之税吏的被接纳,当然不会是因为他的不义( 神并不是在赞赏他违反了人所看为好的一切道德原则);也不是因为他被人藐视,令神怜惜;或是因为他认罪的态度足够诚恳,得到神的欢欣。神之所以接纳这个税吏,乃是因为当他走到绝境的时候,他唯一所做的一件事: 。走到圣殿,他只有一个对象,就是神。神是他唯一的、最后的出路。他知道要将自己的绝境放在神的恩典和怜悯之中。

这比喻背后的整个原则是:“ 凡自高的,必降为     ”。 所谓自高,就是我们自己以人的标准来自我抬举。然而事实却是,在神面前的任何一个人,没有任何可以夸的。相反地,“ 自卑的,必升为     ”。那些一生只以神为其真正的标准,谦卑寻求神怜悯的悔改罪人,最终必要被神放在祂的恩典之中来蒙福。

 

问题与思考   耶稣在比喻中绝不是说,神不看人的道德原则。正好相反,神接纳我们的道德原则,接纳我们为祂、为人所做的一切好事。但正因为神对我们如此重视,才要向我们指出,即使在我们所有的义行之中都隐伏着自我灭亡的因子!比喻中的法利赛人是否也出现在今日敬虔爱主的弟兄身上呢?谁会是今日的法利赛人呢?

三、神国的本质  18:15-30

 

路加记载以下的两件事,说明进入神国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也藉此让我们明白神国度的本质。

 

  • 耶稣与孩童(18:15-17)
    • 耶稣的态度:
      1. 路加没有明确指出,是谁把这些孩子带到耶稣的跟前。但是,从原文的词性上了解,我们一定要包括 在内才是正确的。至于“ 要祂摸他们”的意思,事实上是期待耶稣能为孩童们来 ,也就是指为他们来按手。
      2. 门徒的制止,引起了耶稣的不悦。马可甚至说,耶稣为此而 (可10:14)。趁此机会,耶稣以孩童为例教导身边的群众,应当如何正确地认识祂的国度。
    • 谁是在神国里的人

 

 

 

  • 富有的少年官

拦阻人进入神国的最大障碍是自满与自大,唯有当我们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和无助时,才得以进入神的国。          因着他们的软弱和有限,反而要蒙恩得福;自恃          的人却要因此而失去这福分。

  • 少年官的三个错误:(18:18-21)
    1. 这位任职官界的少年人,确实拥有谦卑追求永恒生命的态度。马可告诉我们,他不惜下跪,并且得着耶稣的爱(可10:17-22)。然而他所用的问候——良善的夫子,首先被耶稣更正。耶稣要他仔细思想自己所说的,他果真知道什么是“良善的”吗?只有一位是良善的,那就是 。那么,他知道他所面对的是谁吗?
    2. 少年官的问题显示出,他误以为 可以换取永生。耶稣反而提出十诫当中,关于人与人关系的诫命来光照他。从人的角度来看,他的确是个好人,他没有违反诫命中有关人和人关系的规定。但是,他不明白永生的来源——因着恩典,借着信。
    3. 可惜,对这位少年官来说,遵守诫命不过是一种外表的循规蹈矩而已。他的答复当然就是按着他肤浅的认识,而诚实地道出他目前的光景。律法没有让他因着自己的罪而感到惧怕,而需要一位救主。他没有认识到他的财富就是他的神。他误以为自己已经完全遵守了律法,在接下来的挑战中,耶稣让他看清楚自己的缺乏和失败。
  • 耶稣提出的挑战:(18:22-23)
    1. 耶稣深知这位少年官主要的问题就在于他的 ,因此对症下药,向他提出挑战。在这样的挑战之下,就证明这位少年官, 其实还不了解他自认为已经遵守了的诫命。因为在这些诫命中的头一条,即是吩咐人要敬拜神。但是,就在他面临抉择的时候却发现:如果侍奉神的真义是要把他的钱财分给穷人的话,他便不能侍奉了。耶稣实际上是要他去看见:                
    2. 少年官所缺少的,是一种可以真正掌管他生命的因素。 耶稣要他舍弃拦阻他的,那就是他的财富。这个紧接而来的呼召,耶稣要他放下自己的 ,让 来管理。
  • 在人不能,在神却能:(18:24-27)
    1. 这项挑战对他而言太大了。路加告诉我们,少年官甚 ,虽不能得知他后来如何,却记录了他当时的拒绝。耶稣接着指出:          进神的国是难的。并用骆驼,这个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动物,和针的眼,最小的通路,两者生动的对比来强调祂的说法。
    2. 可是这样的说法却完全不同于犹太人公认的观念。一般认为, 是神赐福的象征,如果连富人,最蒙福也最被看好的一群,都难以得救,那其他人还有什么希望呢?耶稣清楚地说明,没有人可以,但人所不能的,在 却能。
    3. 在神来说,即使一个 也能进神的国。人一旦与神连结,一切不可能的事都要成为可能了。救恩完全是神恩典的一个神迹,永远是神的恩赐,人无法靠着自己的成就或功劳来得着。对富人和穷人而言,一切得救的盼望都在乎神。
  • 神丰富的供应 (18:28-30)

彼得的代表发言,似乎强调了这群主的门徒不同于眼前的这位少年官。同时也再次让我们回到跟随基督要付上       的这个主题上。耶稣在这里明确告知祂的门徒,神乐于赐福给他们,在哪里有真诚舍已的灵,神就会在那里        祂仆人一切所需用的。并且,我们将来要得的财富比那位少年官在今世得的要多得多。

 

问题与思考  “ 你还缺少一件”,在这故事中,那位少年官所缺少的,就是那份面对自己心中偶像——“ 钱财” 的勇气。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什么东西拦阻了你,把自己完全委身于基督呢?

 

 

 

四、受难的预言  18:31-34

 

  • 上耶路撒冷去(18:31)
    • 一个从不改变的目的:

路加让我们看见,我们的主在这一路的旅程和一整段的教导里,一个从来未曾改变的目的。在登山变像中,他告诉我们,摩西和以利亚在荣光里显现,谈论耶稣去世的事,“ 就是祂在        将要成的事”(9:31) 。从那里开始,路加不时地在叙述中出现这个明确的前进目标(9:51, 13:22, 17:11, 18:31, 19:11、28)。

  • 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

从耶稣第一次预告祂的受难(9:22)到现在,约有六个月了。这时候祂似乎是单独地面对祂的十二个门徒,告诉他们将要发生的事的过程。祂宣告这一切都已经在

       的笔下启示出来,也都必要应验在祂的身上。

 

  • 此次预言的重要性(18:32-34)
    • 第一次提及将被交给外邦人:

 

 

 

  • 耶稣清楚知道一切将要临到祂的事:

五、记耶利哥城二事  18:35-19:10

 

以下路加所记载的两件事,都是在耶稣刚开始祂最后一次耶路撒冷之旅时所发生的。此时耶稣已经渡过了约但河,再度来到犹大地。祂正要进入耶利哥城的时候,就发生了这个瞎子的事件。

 

  • 瞎子得医治(18:35-43)

(1)在得知经过的是拿撒勒人耶稣,由于这位瞎子不仅听过祂的名声并且也相信祂,就抓住机会用一个完整的弥赛亚头衔来呼叫祂。当别人要他不要作声,他却越发喊叫。耶稣没有忽略他的呼求,并且以立即的          ,回应了他对主坚持不懈的信心。

(2)这位瞎子认出耶稣是弥赛亚,同时也是他个人生命的主宰。他就凭着单纯的信心去呼喊耶稣,并在得着医治后          ,表现了真门徒的态度。这里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有 “ 眼光” 的信心例证。

 

  • 撒该的得救
    • 撒该这人(19:1-4)
      1. 在看到富有少年官的忧愁之后,路加所独有针对财主税吏长的得救记载,要让我们经历耶稣所说,“ 在人所不能的事,在 却能” 的奇妙恩典。
      2. 撒该是个 ,似乎是指他担任当地税吏处的主管。由于有一条从耶路撒冷通往东方去的贸易要道,经过耶利哥城,使得它成为当时税收财源的中心。能够担任此城的税吏长,撒该几乎可以说是要什么就可以拥有什么。难怪路加指出他同时也是一个 。不过,我们几乎也可以确认,他一定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物。
      3. 撒该是一个好奇的人,他显然留意到城里众人拥挤的情形。为一探究竟,看看耶稣是何等人,竟能引起如此的骚动,撒该克服了困难,爬上一棵 树,并在那里等候观看耶稣。
    • 救恩临到(19:5-8)
      1. 不管耶稣所采取的前进路线是多么地不容易解释,我们却不容怀疑耶稣在这里的出现和对撒该的召唤。耶稣主动停下、抬头注视撒该、唤他下来,并且对他说:“我必住在 ”。似乎这就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耶稣要前去耶利哥城。
      2. 撒该欢欢喜喜的接待耶稣,这和私下议论的群众形成了对比。奇妙的事就发生在屋子里,虽然我们无从得知整个谈话的内容,但是由一个重生的人前后的对比,证明了 的拜访的确对他带来了惊人的影响。
      3. 撒该向众人宣布,要把他财产的 白白送给穷人,并且赔偿他所欺骗过的人四倍。耶稣的话语解开了这一切的谜,是 将一个人贪婪的本性转为仁慈;将一个自私的生命转为公义。
    • 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19:9-10)
      1. 看似独立的偶发事件,却清楚指出耶稣所执着的使命。祂主动寻找一个肯定是被众人列在失丧者之中的人,但 并没把他撇在那里,祂拯救了他。
      2. 我们也再次确定,就像所有其他得救的人一样,撒该的得救不是因为他慷慨的善行,或悔过后的补偿行为。他的得救就如同亚伯拉罕一般,都只是蒙受恩典罢了,也就是:

六、交银与十仆的比喻  19:11-28

 

这个比喻跟马太福音25章14-30节所记载“ 按才干受托付” 的比喻,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是,在它们之间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若忽略其间的差异而认为这是来自耶稣所说的同一个比喻,将会是一个大胆且危险的假设。比较可能的情形是,耶稣不只一次使用了在这两个比喻中所共有的基本观念。

 

  • 比喻的原因和历史背景(19:11-12)
    • 比喻的原因:
      1. 路加描写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的旅程已有一段时间了。此时已经到了 城,距离终点只差约27公里的路程。由于旅程接近结束,这也使得跟随的群众,认为高潮已经在望,神的国就快要显现出来了。
      2. 众人相信,神的国将会在耶稣抵达耶路撒冷时显现出来。他们所以为的神的国,似乎就是在耶路撒冷,建立起一个属于物质的,存在这世界上的大卫宝座。它并且要打破 的铁轭,实现弥赛亚的国度。
      3. 耶稣知道,这群跟随祂的群众正是这样想,并且这样相信。以下这个比喻乃是针对他们,对神国所存的错误观念而说,它同时间接地把有关神国的一些真理表明出来。
    • 有关“ 得国” 的历史背景:
      1. 比喻中所采用的事物,是当时听众所熟悉的。有关“ 得国”的历史例子,曾经发生在他们的四周不止一次。希律大帝亚基老,和稍后的安提帕都作了这一类的事,他们都曾离开他们的国或分封地一阵子,前往 去“ 得国”。
      2. 若以亚基老的例子来作说明,将极为恰当,因为他就曾在耶稣正说这个比喻的这一座城——耶利哥城,建造他的宏伟宫殿。希律大帝于公元前 年去世,遗嘱中指定其子亚基老为继承人;亚基老遂按当日的惯例,离开他的宫殿亲自前往罗马,希望从罗马皇帝那里取得希律遗下的王国。但犹太人却在同时,也遣派代表团前去罗马,反对亚基老作犹大的王。此时,耶稣以这事件为例,并将它运用在祂自己的身上,以纠正他们以为神的国将要临到的错误观念。

 

  • 比喻的意义(19:13-28)
    • 神国 立即显现出来:
      1. 贵胄要“ 往远方去” 被册封为王,然后回来。在古代远行,需时甚久,所以贵胄绝不会很快就回来的,而是会离开一段相当长的日子。耶稣藉此暗示,神的国并非如众人所以为的,会立即显现出来。
      2. 综合福音书的记载,神国的降临是一个过程:藉着 ,神的国开始被建立;藉着 ,神的国得以确立;藉着            ,神的国将会完全实现。此时耶稣讲这比喻的时间,仍然属于神的国开始被建立的时期,而众人所以为的神国显现,其实是属于神的国完全实现的时期。耶稣藉此比喻指出,在祂的受死、复活和祂的再来之间,有一段不能确定长度的时间相隔着。
    • 神国显现之前的 阶段:
      1. 贵胄不在的期间,他给了十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约值当时一个工人三个月的工资)。主人给每一个人的机会相同,责任相等,要他们善自经营,“去作 ,直等我回来。”
      2. 在这贵胄管辖下的百姓并不喜欢他,所以他们就竭尽所能地要 他获得君王的权柄。在这一点上,比喻连结了当时听众所熟悉的背景 ( 亚基老的例子 ),却同时也反映了众人反抗耶稣的事实。
    • 神国显现就是 的到来:
      1. “ 他既得国回来” ,这句话明显指出,一个不同于他们所知道亚基老例子中的结局。贵胄回来后要和仆人算帐,代表信徒要向基督交帐的这一个事实,同时也说明侍奉与赏赐之间有关的原则: 第一,在侍奉上忠心的仆人,将会为自己带来更多的 ,更大的        ;  第二、赏赐的多少,决定于        的程度。
      2. 比喻中的第三个仆人,有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回应和结果。他是一个“ ”仆,一方面,因为他没有履行主人的托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明知主人的严厉(我们暂且假定,他对主人的认识是正确的),却还不把银子存入银行生息,表明他对主人的事漠不关心。
      3. 主人所采取的“ 论功行赏” 原则,将那恶仆的一锭银子取去,给了那已有十锭的。以上的行动虽然引起抗议,却让主人有机会宣告一项重要的原则:“ 凡有的,还要 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 过来。” 将它应用在属灵的领域上,提醒了我们:若要跟从耶稣,就得把生命去投资,而不是为自己来保存生命。以上的原则可以有进一步的解说:属灵的生命与侍奉,就像做学问一样,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愈忠心运用自己已有的恩赐、机会, 就愈能领受得更      ;愈不忠心使用神所托付的一切,愈       
      4. 贵胄得国回来,还做了另一件事,就是把那些不要他作他们的王的人 了。这个出现在整个比喻最未了的严厉结论,的确提出了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实:耶稣来到世上,叫每一个人都受到试验(参约3:18);这不是无关紧要的,乃是关乎每个人

                   的事。

问题与思考  神的国不会立即显现出来,这是耶稣说这个比喻时,传给当时听众的信息。对于今日的我们,该如何来认识比喻在这点上的提醒呢?

 

 

作业:

问题与思考  比喻中贵胄往远方得国,将银子交予十仆;同样地,将要得国回来的耶稣基督,是否也已将“ 银子”交给每一个属祂的人呢?这“ 银子”指什么呢?

回路加福音目录